智化寺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是一座明代古刹,至今已经历了568年的沧桑岁月。明正统八年(1443年),司礼监太监王振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原本想为自己建一座家庙,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建成,明英宗朱祁镇赐名“报恩智化禅寺”。如今,寺庙的山门上仍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五个字,“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王振是明代权倾一时的宦官,蔚州(今河北蔚县)人,他早年入宫,英宗朱祁镇被立为太子时,王振就以东宫局郎之职侍奉左右。英宗即位时年仅九岁,王振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深得英宗宠信。据《明史・宦官传》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进犯,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但在土木堡遭到重创,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英宗朱祁镇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明军失败的消息传回京城后,王振家被满门抄斩,留京监国的英宗之弟朱祁钰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帝,是为代宗,年号景泰(1450-1457年)。瓦剌军入犯京城,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于谦率部反击,京城保卫战获胜,被击退的瓦剌军一年后放回英宗。代宗朱祁钰将哥哥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卧病不起,无法管理朝政,武清侯石亨勾结宦官曹吉祥等人发动政变,攻占南宫,英宗朱祁镇重新登基复位,改年号为天顺(1457-1464年),时称“夺门之变”。天顺元年,英宗“诏复王振官,刻木为振形,招魂以葬”。此后,智化寺数百年间香火不绝。
清乾隆七年(1742年),参与过《明史》校阅的御史沈廷芳路过禄米仓胡同,见到智化寺“其后殿西庑,逆振之像,俨居高座,玉带锦衣,香火不绝。殿西檐下现有英宗谕祭之碑,褒其忠义”。他“观览之下,不禁发指”。于是,奏请乾隆皇帝“仆毁”祸国专权、“渎乱朝纲”的王振塑像、拉倒石碑,“以示惩创”,智化寺从此日渐破败。
1955年,北京市文化局工程队进驻智化寺,迁走院内住户。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 180处,智化寺名列其中。
智化寺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山门、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又称万佛阁)、大悲殿等建筑,智化门前是东西对称的钟楼、鼓楼;智化殿前是东西对称的大智殿与藏殿。这些建筑都是典型的明代歇山式风格,也是北京市内***大、保存***完好的明式木结构建筑群。
智化寺现有三绝:一是智化寺藏殿内的转轮藏,它是目前北京现存***古老的一具明代原木结构转轮藏;二是被誉为“中国古音乐活化石”、已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智化寺京音乐”;三是堪称中国木版书之***、共收佛典1675部的乾隆版《大藏经》。但也有人认为智化寺应该是四绝,即智化寺的黑色琉璃瓦。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屋顶材料分琉璃和陶瓦,普通陶质瓦片又称“布瓦”,其质地粗糙,吸水性强,容易漏雨。琉璃瓦上由于有釉的一面光滑不吸水,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保护木结构的房屋,但琉璃瓦高昂的造价使其使用有着严格规定,***不许僭越。《大清会典》中就曾标明:非皇家特许,普通大臣和百姓绝不能使用琉璃。在紫禁城东侧太庙享殿的东西配殿,东边供奉的是有功亲王,西边则供奉有功大臣。两边的房间大小完全相同,但供奉亲王的燎炉是彩色琉璃烧制的,西边的只能享受不上色的素坯燎炉。
古代琉璃瓦的颜色按等级高低依次有黄色、绿色、黑色等,屋顶或全部覆之,或用琉璃瓦与陶简瓦相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不同等级的建筑需用不同的形制和材料。
智化寺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部铺装黑色的琉璃瓦。黑色品级仅次于黄、绿二色。智化寺的建筑为什么用黑色琉璃瓦,据传有三种说法。
其一,中国的建筑等级森严,屋顶的样式和色彩有严格规定。按样式分庑殿、歇山(九脊顶)、硬山、卷棚等。色彩分为黄色、绿色、黑色等。智化寺本来是天顺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所以“敕赐”智化寺用黑色的琉璃瓦覆顶。
其二,智化寺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部铺装黑色的琉璃瓦是依据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说。智化寺的主体建筑均为木结构,木材忌火,按五行之说,黑色属水,水能灭火,智化寺用黑色琉璃瓦有镇火之意。
其三是依据佛经而来。佛经上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喻“地、水、火、风”之四大。黑者,象征风大之色,风又象征无边的法力。黑色琉璃瓦殿顶与“智化”寺名相对应,即“以风降伏恶魔,以佛的智慧度化众生”。